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 文化> 博览> 眼界> 正文

京郊万佛堂观“唐风” 探访明代“文保工程”

北京房山万佛堂浮雕现存两组伎乐天人,是真实反映盛唐时代音乐发展的宝贵资料。乐手手持筚篥、拍板、排箫、箜篌、腰鼓等乐器,画面中更有人跳起胡旋舞,特别是其中一人摇摆身姿,右手执拨横弹五弦琵琶,沉浸乐声的神情,仿佛活化了白居易“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的意境。

北京房山万佛堂浮雕现存两组伎乐天人,是真实反映盛唐时代音乐发展的宝贵资料。

乐手手持筚篥、拍板、排箫、箜篌、腰鼓等乐器,

画面中更有人跳起胡旋舞,特别是其中一人摇摆身姿,

右手执拨横弹五弦琵琶,沉浸乐声的神情,

仿佛活化了白居易“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的意境。

万佛堂三面墙壁镶嵌着31块汉白玉石板,多为唐代遗存。  表现“华严三圣”的横向汉白玉石板是万佛堂这组浮雕的核心,虽然局部破损,但明代修补后,整体上仍保留盛唐风貌。

万佛堂三面墙壁镶嵌着31块汉白玉石板,多为唐代遗存。

表现“华严三圣”的横向汉白玉石板是万佛堂这组浮雕的核心,虽然局部破损,

但明代修补后,整体上仍保留盛唐风貌。

这是万佛堂大殿后面的崖壁。唐代时浮雕都镶嵌在崖壁上,至明代才将浮雕拆下来,搬到殿内并镶嵌到三面墙上。  遗憾的是,明代的这次搬迁打乱了浮雕石板原本的排列顺序。  在万佛堂下方的孔水洞内,现在也存有隋唐时代刻经造像。

这是万佛堂大殿后面的崖壁。唐代时浮雕都镶嵌在崖壁上,至明代才将浮雕拆下来,搬到殿内并镶嵌到三面墙上。

遗憾的是,明代的这次搬迁打乱了浮雕石板原本的排列顺序。

在万佛堂下方的孔水洞内,现在也存有隋唐时代刻经造像。

图片来源: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图片来源: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6月30日傍晚,北京市房山区的云濛山里云团缭绕。因为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节目组前来探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安静的万佛堂村热闹起来。

万佛堂唐代浮雕在当代从未向公众开放。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了厚重而独特的历史价值。最早在北魏年间,郦道元《水经注》留下“山下有石穴,东北洞开”的记录。隋唐时,人们不仅在孔水洞内刻经造像,更把洞口上方石灰岩崖壁整饬成一方大像龛,并于其中镶嵌数十块汉白玉石板。这些石板表面满布浮雕,组合成一铺壮观的法会图。其中一块石板边沿有刻于“唐大历五年三月八日”的发愿文,由此可知浮雕至迟创作于公元770年。辽代和金元之际,此地又先后落成两座宝塔。可惜其后三四百年间“屡遭兵燹”“修废不一,成毁无常”。

始于明代的“文保工程”

我在万佛堂殿内观摩一通石碑,碑上文字清晰记载:在明万历十五年冬,当时的工部尚书石星来到此地,发现虽然“庑宇芜没”,但这铺汉白玉浮雕“庄严特妙”,绝非普通工匠所为,于是联合司礼监等内廷机构的太监一起出资保护。

经过一年施工,孔水洞正上方建起了一座砖石结构的无梁殿。人们又把殿后大像龛里残破的浮雕石板拆卸下来,镶嵌到殿内三面墙上。

这座建筑乍看如寻常佛殿,但殿门上方石匾写得清楚:“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明代寺庙方位大多坐北朝南,但这座佛殿却坐西南朝东北55°左右,似乎刻意是为保存而建。从那时起,万佛堂唐代浮雕古迹就安然传续到了今天。这座“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也就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物保护建筑。

成为艺术史研究的“宝地”

万佛堂唐代浮雕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活得精彩生动,彰显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由于宝殿从未开放,所以除20世纪70年代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发表过《北京万佛堂孔水洞调查》成果外,近50年来外界对于殿内文物没有更多的了解认知。这恰是我们一定要选择这里拍摄唐代浮雕的缘由。

《书画里的中国》要介绍的另外一件文物珍品是《八十七神仙卷》,作品纯以线条表现出众多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无论创作壁画或是石刻浮雕,都需要粉本底稿。《八十七神仙卷》的粉本作者是谁?徐悲鸿先生断定其为唐代画圣吴道子绘制;张大千、谢稚柳考察敦煌壁画后认为这幅作品至多是晚唐遗存。

那世上还有没有更接近“吴带当风”样式的作品可供参考?

吴道子最后一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是在公元759年,万佛堂孔水洞石刻恰好处于同一时代。与《八十七神仙卷》相比更容易令人感受到当年“气韵雄壮”“笔迹磊落”的艺术风格。

当我步入万佛堂,目光首先被正壁中心一块横向汉白玉石板吸引:正中的如来头部和身躯,应是明代补刻,自然下垂的双足、脚下莲花和捧护莲花的夜叉,都极其生动。左右两侧骑乘青狮、白象的文殊、普贤和各自部众愈加精彩。匠师的艺术创作高明之处体现为赋予狮子和大象狞厉、壮迈的生命力。更神奇的是,这幅作品能将狮奴、象奴的奋力牵引动作定格在一个瞬间,仿佛下一刹那两队人马就要破壁而出。普贤上方还有两身散花天女,衣带飘逸洒脱,和最精彩的敦煌飞天作品不分轩轾。

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型佛教经变图,能够保存至今的作品多见于以敦煌为代表的我国西北地区,常用建筑、山石分隔画面。但万佛堂内的这铺华严经变图手法独特,采用了“云气”对画面进行分隔。

可惜的是,明代修复师没有现代保护概念,打乱了原本构图,导致现存31块石板上的云气彼此不能衔接,但细观每一局部,云气都刻画得蓬勃飞扬。唐人用“风云将逼人,鬼神若脱壁”赞许吴道子的创作,置身万佛堂,这些诗句顿时鲜活起来。

我们借手机微光辨识石板上的“大历五年”刻字,那是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七年。在大唐帝国的边疆重镇幽州——安禄山、史思明曾盘踞的中心,匠师创作时会使用当时长安、洛阳最流行的吴道子画班的粉本吗?万佛堂内的浮雕并没有提供直接的答案,除了艺术成就,历史还是留下了太多空白……

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万佛堂唐代浮雕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众多细节足以丰富我们对音乐史、宗教史、美术史的认知。六牙白象头部下方石板中,一身菩萨呈游戏坐,身形右转,造型和西安1959年出土的安国寺唐代密宗造像如出一辙;青狮头部下方石板上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形态不仅酷肖陕西富平发现的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李道坚墓山水壁画,也和江苏甪直传为杨惠之所作的保圣寺悬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最值得重视的应是正壁左侧下方一块竖向的石板,云气间点缀的树木和传为东晋顾恺之绘制的《洛神赋图》一样“若伸臂布指”,树下的变形忍冬纹、横云纹则让人想起河北响堂山的北齐石窟;在稚拙的树木和众多菩萨头像的掩映下,竟隐匿一头充满盛唐气象的威猛雄狮。无名匠师把它的右前爪雕刻得格外劲健饱满,最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抓石留痕”……这种种细节无不提示我们,至少这块石板浮雕依据的粉本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比吴道子的创作更为古老,不夸张地说,中国艺术从南北朝到盛唐在表现能力、制作技术上的积累,浓缩汇聚于这一块汉白玉石板上。

期待人们能早日一睹奇观

2011年,“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处历史文化遗产,如此引人痴迷又动人心魄,为何尚未让更多的人来瞻仰欣赏?据介绍,这里原来有煤矿,离城区又远,所以不具备开放条件。现在矿区关停,当地正在规划产业转型。在守护好这处“国保”的同时,结合当地的工业遗存开发,期待人们能早日来此一睹珍奇景观。

此次探访拍摄,全程都有房山区文旅局工作人员现场监督,严格服从文物保护的要求。我们也特意使用了对文物无损的冷光源。自1589年春天落成,这座宝殿应该从未被映照得如此辉煌,我们甚至能分辨出浮雕罅隙里藏匿千年的颜色,领略其迷人的风采。

延伸阅读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万佛堂村。孔水洞是北京的最大地下水泉之一,洞内石壁上有隋唐时代的刻经和造像,洞上的万佛堂里满布浮雕石刻,附近还保存有辽代华塔、金元之际的砖塔各一座。整组古迹对研究古代艺术和水文变迁,都有重要价值。

根据1977年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调查,万佛堂孔水洞一带的寺院布局“已无任何遗迹可寻。但从现存石雕的规模来观察,这个地方应是隋唐两代幽州西南的佛教活动场所”。目前坐落在孔水洞上方的“万佛龙泉宝殿”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殿内的三面墙壁镶嵌着31块汉白玉石板,大多仍是唐代遗存。因为雕满形态不一的菩萨、供养人,所以当地民间俗称其为“万佛堂”。

(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失眠的夜晚,苏轼都在“祸祸”谁?

    失眠的夜晚,苏轼都在“祸祸”谁?

    九百四十年前,苏轼与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玩赏月色竹影。九百四十年后,有赖于网友们的精彩二创,“被迫未寝”版的张怀民现已荣升为网络热门“怨种”朋友。不过,“苏·文豪圈知名E人·美食区up主·一路向南·轼”当然不满足于只“祸祸”这一位朋友,在无数失眠的夜晚里,东坡先生和他的朋友们都过着十分精彩的夜生活。

    2023-12-08 14:36 苏轼 张怀民
    吉光片羽:珍贵的清代宫廷雕版

    吉光片羽:珍贵的清代宫廷雕版

    中国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文化传播与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程。

    2023-12-05 10:03 木刻雕版印刷 故宫博物院
    东汉“印钞机”有多迷你?一手轻松拿捏

    东汉“印钞机”有多迷你?一手轻松拿捏

    千年前的东汉人,就已经能批量铸造钱币了,他们也有印钞机吗?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东汉五铢钱铜范。

    2023-11-30 10:13 文物 东汉五铢钱铜范
    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姓氏的字音吗?

    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姓氏的字音吗?

    姓,是某一氏族或家族的共同符号。无论古今,每人都有一个姓。《百家姓》里所列的是一些常见的姓氏,这些姓所用的字较常用,易于辨认。

    2023-11-24 10:35 姓史 字音
    150件新疆出土文献钩沉边疆历史

    150件新疆出土文献钩沉边疆历史

    由新疆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来,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日前,记者来到展厅,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贵文书中,品读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2023-11-17 10:13 新疆博物馆 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
    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近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系统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40余载创作生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2023-11-17 10:04 中国传统家具 黄花梨家具
    千年鼓乐复绕梁(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千年鼓乐复绕梁(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音自大唐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型合奏乐种之一。通过东仓鼓乐社乐师们的创新演绎,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

    2023-11-14 10:16 西安鼓乐 文化遗产
    一页一卷 旧纸新颜(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一页一卷 旧纸新颜(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10年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传承保护方面持续探索,科研成果不断注入,文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努力,让古老纸张绽放更多光彩。

    2023-11-07 10:27 南京博物院 文物保护
    越办越好,今年进博会更精彩

    越办越好,今年进博会更精彩

    人头攒动在“四叶草”里,热情与期待传递在一次次握手和相拥中。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朋友圈大聚会。

    2023-11-06 16:46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人工智能

    把文艺创造写在传统文化沃土上

    走上发言席,网络编剧于小千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当下创作火热而作品易朽的市场,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何以生存,何以自处,何以竞争?”注视着台下的同学,他想了想说:“这次研修采风活动

    2023-11-03 16:50 文艺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陈蕊
    chenrui@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