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 文化> 历史资讯> 考古>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一百多年前,在河南省仰韶村,一位特殊的客人,挥下科学发掘的第一铲。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由此开启。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考古学文化。而考古学,也在对于历史遗产的探寻中,点亮华夏文明的绚烂曙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将穿越时空,把镜头对准仰韶文化,与您一同探索这块关乎历史遗产与文明根脉的“拼图”。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从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考古学文化,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绚丽的彩陶。先民们抟土制陶,勾画狩猎、渔牧、星月等景象,形成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也就是“仰韶文化”。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应邀来到中国。他和他的助手在仰韶村发现了石器标本,并敏锐地意识到,这里可能存在着远古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在中国政府的许可下,1921年,安特生与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人一起,在仰韶村进行了36天的正式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珍贵遗物。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根据出土器物,相关专家判断此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并依照国际考古学惯例,将其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彻底推翻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的结论。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中华远古之文化》一书发表于1923年,作者是安特生,译者为袁复礼。通过这本书,他们向全世界公布了仰韶文化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寻根之门”。仰韶文化将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两千年。中国现代考古学也由此诞生。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李济、梁思永、夏鼐、苏秉琦……百年来,正是几代中国考古学家的奋力求索,才为我们寻回了历史遗产与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构建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文明,要有根有脉知悉来处,更当开开阔阔延伸出去。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面向未来,广大考古学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学术传统,推动我国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中华文明的“寻根之门”

(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017年,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启动,2018年,该工程被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山东大学是该工程的责任主体单位。

    2024-01-15 10:04 中华古籍 数字化利用
    为啥南方小土豆?中国的南北差异真和农作物有关?

    为啥南方小土豆?中国的南北差异真和农作物有关?

    2024年刚一开年就出现了好多热梗,其中最火的恐怕还得是哈尔滨了。“滨子”和“南方小土豆”的甜蜜故事,“东北粗粮”与“广东细糠”的终极对决……细心地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最近这些网络热门话题,似乎都是围绕着“南北差异”产生的。那么,中国的南北差异到底从何而起呢?

    2024-01-12 10:16 哈尔滨 南北差异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让千年壁画重现华彩!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不久前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全国首座建设于壁画墓葬原址上的专题博物馆。在这里,人们不仅能从壁画中感受北朝时期贵族的生活,还能结合数字VR、动画长卷、人机互动等多种方式重新认识文物。

    2024-01-08 10:08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文物活化利用
    武侠小说里藏龙卧虎的镖局是如何消失的?

    武侠小说里藏龙卧虎的镖局是如何消失的?

    清中期以来,在小说《施公案》《彭公案》《永庆升平》中,就已经出现和镖局相关的记述。清末《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等侠义小说问世,镖局更是与侠义文化相结合。之后,新派武侠小说进一步演绎出成体系的镖局行动指南,镖局的接镖、走镖都有严格规矩,这使得镖局故事深入人心。

    2024-01-03 10:33 武侠小说 镖局
    宠物行业的生态化发展、数智化生存、情感化交互

    宠物行业的生态化发展、数智化生存、情感化交互

    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关系上,也悄然架构起一张“人与宠物伴生”的生态空间,涵盖了“生态化发展、数智化生存和情感化交互”的新生活时空,同时也夯实了“宠物作为人类的生活伴侣、宠物作为商品和宠物作为消费者"的多元化角色,更是重塑了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人与自身内心的关系,其实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生命共同体的存在。

    2023-12-30 11:05 数智化 宠物行业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位於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館正在展出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方力鈞的個展——《方力鈞:面孔與陶瓷》。此次展覽由牛津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的副教授兼阿什莫林博物館的中國藝術策展人馬熙樂教授精心策劃。展覽自2023年10月14日開幕,將持續至2024年4月13日,全面展示了方力鈞自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日的多元藝術實踐。觀眾將有幸一窺方力鈞逾百件的代表作品及最新創作,這些作品涵蓋了素描、油畫、水墨、木刻版畫、陶瓷雕塑、瓷板畫,乃至實驗性紀錄影像等多種藝術形態。

    2023-12-29 15:47 方力鈞 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三星堆文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多个以“三星堆”为主题的IP展览在北京亮相。9月30日,“你好!三星堆”北京站不仅涵盖了来自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献资料、原版视频和授权文物复刻品,更通过现代科技及设备,构建了电影级的光影空间。

    2023-12-27 10:09 北京遇见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继《春牛图》《虎啸图》《玉兔与嫦娥》之后,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第四部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于日前完成拍摄。

    2023-12-20 10:30 杨丽萍 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023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中国旅游业跑出了复苏加速度。自年初以来,各地把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产业,出台支持政策,推出惠民措施,开展丰富活动,旅游消费强劲复苏,展现出蓬勃生机,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生动体现。

    2023-12-20 09:44 文旅产业 旅游业
    年轻人还在丧 中老年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乐子

    年轻人还在丧 中老年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乐子

    生活之道是什么?作家高军的新书《咕噜咕噜下春山》中,有一个答案:哪怕处在下坡路,也要带着玩乐之心。 他写秃顶的美学意义,写在保安亭门口种葵花的保安,写泰然自若与儿子谈论死亡的父亲。瞧,这种发现生活乐趣的能力,可把年轻人们给羡慕坏了。

    2023-12-19 11:20 《咕噜咕噜下春山》 生活之道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