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 文化> 历史资讯> 史记> 正文

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小暑刚刚过去,天气渐渐进入了“炙烤”模式,外出时,人们的穿衣模式开启了“少短薄”模式。但我们在很多

古装剧里发现,不管什么季节,人们的穿着都是里三层、外三层。

比如电视剧《甄嬛传》的圆明园宴会,甄嬛于湖边戏水,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即使是“避暑”,宫里的娘娘们也是依然穿着长袖,领口更是把脖子遮盖得严严实实。

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来源/影视剧《甄嬛传》截图

美是很美,但也禁不住让已经习惯了夏日T恤短裤的我们产生一个疑问,这么穿不会很热吗?

实际上,古人也想了很多办法让自己的夏季清凉些,他们的夏装可比我们想象的要轻薄,凉爽得多。

到底有多轻薄?白居易曾用诗句“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来描写他送给元稹的夏衣。“轻似雾、薄于云”,这六个字大概是对衣服轻薄程度的极致描述。

流传的古代故事里也不乏关于古人夏衣轻薄的描述,“锦衣五重”这一典故就是讲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个穿着纱衣的唐朝官员,发现透过五层的衣服仍能看见他胸口的黑痣。可见这衣服到底是有多薄。

如果文字想象太难,不防再看看实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就是“轻薄”二字最直观的展示之一。这件衣服仅重49克,重量甚至不如一枚小鸡蛋,说是“举之若无”,毫不夸张。

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西汉)素纱单衣(直裾)。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试想一下,这样一件衣服穿上身,怎么会闷热呢?

纱、罗、葛......古人的消暑“凉”方

最初,古人类使用兽皮、树叶等制作服装,在周口山顶洞人的居住遗址中发现了原始缝缀工具——骨针,表明五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能够自己缝缀简单的衣着。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服装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先秦时期,我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已逐步确立。

今天的四季服装各有风格,但在古代,各个朝代的冬夏服装在样式及层次上相对固定,冬夏衣服款式,往远了看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夏天穿什么长袖才不热呢?真正的区别在面料上。《国朝宫史》中就有关于清代皇后吉福褂面料的记载:“春秋以缎绸,夏以纱,冬以裘,随时所宜。”可以看出古人服装的面料是随时节变化的。

中国古代织物织造技术发达,这也为制造可以适应不同季节气候的服装面料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很早就开始利用蚕丝,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牙雕蚕纹盅木质蝶形器表明,我国养蚕缫丝业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7000年前。

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蚕纹象牙杖首饰。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丰富的织物品种使得古人很早就有了关于服装面料的分类,战国《韩非子·五蠹》中就有关于尧时人们冬夏服装材质不同的记录:“冬日麑裘,夏日葛衣。”那时的人们,冬天穿用鹿皮做的袍子,夏天穿葛布制成的衣服。

想要夏服轻薄舒适,面料一定要透气、吸汗,因此纱、罗、葛成了上选。杜甫在《端午日赐衣》中曾描述皇帝赐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诗中说,端午这一天,他作为百官中的一员,享受到皇上赏赐的精美夏服。这些夏衣既有丝织的轻罗,也包括细软的葛纱。

纱与罗都是由蚕丝纺织而成的轻薄丝织物。汉唐期间,定名为“方孔曰纱,椒孔曰罗”,“纱”是平纹织物,其上均匀分布孔眼,是最为稀疏而轻薄的丝织物;“罗”是绞经织物,结构稳定但又有良好的透气性。

据《周礼·天官》记载,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纱、罗等丝织物,周代王后六服之一就是素纱。宋玉在《神女赋》中就曾写道:“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称赞神女服饰华丽。

唐宋时期,使用纱、罗裁制而成的夏衣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叫“生衣”,白居易就有《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一诗。与“生衣”相对应的是其他三个季节所穿的“熟衣”。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加工程序不同,熟衣是将绫、绮等厚实织物刷上粉浆,再用石杵反复捣打,称为“捣练”。经过“捣练”,面料会变得不易脱丝,结实而不透风,可用于保暖。生衣则没有捣练这一环节,因此形成了透气的孔眼,具有良好的散热性,符合夏季人们穿着清凉的需求。

发展到了清代,讲究更多,要求过了小满后,便开始按照节令以实地纱、芝地纱、亮地纱这三类依次更换。这三种纱致密程度不同,且清凉程度依次递增,能够适应入夏后细微的气温变化。

但是用蚕丝制成的纱、罗等丝织品成本较高,对普通民众来说,始终是一种“奢侈品”消费,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古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降低夏衣的成本——那就是利用植物纤维。《天工开物·夏服》一节,就介绍了利用苎麻、葛、苘麻、芭蕉等植物纤维所制成的纱、布。

葛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织物,早在六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从葛等植物皮中提取纤维制作衣料。至周朝时期,夏衣布料已有粗细葛布之分。《国风·周南·葛覃》中记载:“葛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意思是说葛草长得又长又密,人们割藤蒸煮织麻忙,织细布啊织粗布,做衣穿着不厌弃。葛布成了风靡一时的夏衣布料。

葛衣的轻薄亦不输丝织品,魏文帝《说诸物》记载:“江东葛为可,宁比总绢之繐辈,其白如雪华,轻譬蝉翼。”江东原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属地,其地产葛布可以用“白如雪华,轻譬蝉翼”来形容。因其轻薄如此,在进入农历六月之后,最酷暑时,人们就会换上葛衣,进入“葛衣期”。清《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换葛纱”:“每至六月,自暑伏日起,到处暑日止,百官应服万丝帽、黄葛纱袍。”到了盛夏入伏时,葛纱是服饰中清爽宜人的最优之选。

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明)本色葛纱袍。来源/孔子博物馆

白居易在《夏日作》中也写道:“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认为一件葛衣就可以度过炎炎夏日,不仅表明了葛衣薄透凉爽,具有消暑的作用,也暗示了葛衣成本低廉的特点。

除了葛之外,苎麻、苘麻、芭蕉等其他植物纤维在夏衣面料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异录》中记载,五代时,江西临川、上饶的巧匠们发明出一种方法,把芭蕉茎丝与蚕丝捻在一起织就轻纱。“夏月衣之,轻凉适体”,因此称之为“醒骨纱”,人们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外套和贴身短衣,分别被叫做“太清氅”和“小太清”。

古人还有哪些“爆款单品”?

在让自己的夏天更加清凉这件事上,古人在穿衣方面做出的努力可不仅仅只局限于此。

竹衣

自古以来,竹制品就是中国人夏季纳凉的良品,比如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竹席、竹枕等。其实,古人还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用以隔汗、降温,俗称“隔汗衣”。

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竹衣。来源/卞向阳,崔荣荣,张竞琼等《从古到今的中国服饰文明》

竹衣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使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疏布”,到清代中后期,竹衣广为流行,还曾作为贡品供皇家享受。

不过,竹衣原料虽不昂贵,但在古代却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为竹衣的的制作可以说是“一项大工程”。

竹衣的制作材料是一种仅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的单枝竹。它们生长于海拔约为300-800米的石岩山上。制作一件竹衣,需要耗费上万根单枝竹。不仅如此,在制作竹衣时,工匠需要将几万根单枝竹打磨成同样大小粗细,将其依次穿连。在几万根竹管上打洞,再用线将其相连,难度可想而知。

裲裆和袹腹

除了竹衣这样“贵重”的单品,古代劳动人民还创造出了一些“接地气”的产品——裲裆( liǎng dāng)和袹(bó)腹。

所谓“裲裆”,制作材料多为布帛,是一种盛行于两晋南北朝的背心式服装。东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中记载:“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即前后各一片布帛,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类似今天的背心。

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裲裆。来源/《中国名物大典》

袹腹,亦作“袙复”,是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俗称兜肚。南朝王筠有诗《行路难》:“裲裆双心共一抹,袙复两边作八撮。”

不过,这种背心式产品并不适合在相对正式的场合穿,但是对需要长期露天行走、劳作的人来说再方便不过。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可看到穿着背心、把外衫扎在腰间的伙计。

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清明上河图》中穿背心、扎衣服的伙计。来源/故宫博物院

衣衫之下,古人还会穿凉爽的“开裆裤”,学名叫“胫衣”,只用裤管包裹大腿,凉爽透风,方便行动。

古代的生活水平不能与现代相提并论,但即便这样,古人也并没有在夏天“坐以待热”,为了让自己更加舒适便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穿衣避暑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兴."古人的夏季服饰."宁夏画报(生活版).02(2017):98-99.

[2]孟晖."古人的夏服:醒骨纱与芙蓉布."幸福.18(2017):56.

[3]昌明."古人纳凉避暑的智慧."支部建设.21(2020):55.

[4]郑曙斌."素纱襌衣用途蠡见."湖南省博物馆馆刊.00(2010):71-80.

[5]马执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婚纱”——素纱(衤单)衣."文史知识.02(2009):139-142.

[6]廖江波."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探析."丝绸57.07(2020):78-84.

(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失眠的夜晚,苏轼都在“祸祸”谁?

    失眠的夜晚,苏轼都在“祸祸”谁?

    九百四十年前,苏轼与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玩赏月色竹影。九百四十年后,有赖于网友们的精彩二创,“被迫未寝”版的张怀民现已荣升为网络热门“怨种”朋友。不过,“苏·文豪圈知名E人·美食区up主·一路向南·轼”当然不满足于只“祸祸”这一位朋友,在无数失眠的夜晚里,东坡先生和他的朋友们都过着十分精彩的夜生活。

    2023-12-08 14:36 苏轼 张怀民
    吉光片羽:珍贵的清代宫廷雕版

    吉光片羽:珍贵的清代宫廷雕版

    中国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文化传播与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程。

    2023-12-05 10:03 木刻雕版印刷 故宫博物院
    东汉“印钞机”有多迷你?一手轻松拿捏

    东汉“印钞机”有多迷你?一手轻松拿捏

    千年前的东汉人,就已经能批量铸造钱币了,他们也有印钞机吗?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东汉五铢钱铜范。

    2023-11-30 10:13 文物 东汉五铢钱铜范
    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姓氏的字音吗?

    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姓氏的字音吗?

    姓,是某一氏族或家族的共同符号。无论古今,每人都有一个姓。《百家姓》里所列的是一些常见的姓氏,这些姓所用的字较常用,易于辨认。

    2023-11-24 10:35 姓史 字音
    150件新疆出土文献钩沉边疆历史

    150件新疆出土文献钩沉边疆历史

    由新疆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来,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日前,记者来到展厅,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贵文书中,品读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2023-11-17 10:13 新疆博物馆 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
    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近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系统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40余载创作生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2023-11-17 10:04 中国传统家具 黄花梨家具
    千年鼓乐复绕梁(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千年鼓乐复绕梁(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音自大唐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型合奏乐种之一。通过东仓鼓乐社乐师们的创新演绎,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

    2023-11-14 10:16 西安鼓乐 文化遗产
    一页一卷 旧纸新颜(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一页一卷 旧纸新颜(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10年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传承保护方面持续探索,科研成果不断注入,文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努力,让古老纸张绽放更多光彩。

    2023-11-07 10:27 南京博物院 文物保护
    越办越好,今年进博会更精彩

    越办越好,今年进博会更精彩

    人头攒动在“四叶草”里,热情与期待传递在一次次握手和相拥中。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朋友圈大聚会。

    2023-11-06 16:46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人工智能

    把文艺创造写在传统文化沃土上

    走上发言席,网络编剧于小千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当下创作火热而作品易朽的市场,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何以生存,何以自处,何以竞争?”注视着台下的同学,他想了想说:“这次研修采风活动

    2023-11-03 16:50 文艺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陈蕊
    chenrui@zhixun.china.com